在AI之后,安防行业未来最大的期待就是“5G”,AI是一个产品内部引擎,而5G是一个外部应用管道。5G是更高速的通道而已,视频监控因为高清、高带宽、户外广域部署的需求,对5G的需求比较迫切。城市视频监控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工具,它不仅提高了安全性,而且也大幅度的提升了企业和机构的工作效率,而城市视频监控的传输很复杂和高成本。
数字化及网络化的视频监控系统,一直受制于带宽,包括芯片、传输及存储带宽。从CIF分辨率到D1,到目前的1080P及未来的4K及8K分辨率,芯片、有线传输、存储加快速度进行发展,而无线带宽一直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慢。系统的设计及架构一直受限于带宽因素。在安防融合了AI元素后,“云边端”模式下,实际上也考虑了带宽的限制问题,如果带宽问题全部解决,那么系统架构将更加灵活。
云计算的一个理念是视频监控服务,即摆脱传统的系统交付的商业模式,转而采用视频监控即服务(VSaaS)的模式一直有探索但落地难。在理想的VSaaS模式中,视频录制、存储、管理和服务监控是通过云提供给用户的,实际上并未落地。
云提供了灵活的数据存储以及数据分析/人工智能服务。对于视频监控系统所有者,独立的存储系统有较大的前期资本支出和持续的经营成本,虽然这些成本能够最终靠规模效应得到一定的改善。而云存储则能够准确的通过需要动态调整成本。在重要时段,摄像机可以配置为更高的分辨率,更丰富的AI功能。
日前,国内三大运营商正积极推动5G商用。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、中国电信将从2019年起启动5G基本的建设、预估7年内总支出金额将达1800亿美元,远高于2013~2020年的4G资本投资金额(1170亿美元)。而早在今年3月,中国移动宣布明年起将开始在主要城市架设5G实验网络,预计2020年全面推出商业服务,届时,VSaaS将飞速发展。
10Gbps的极致网速、1ms的超低延时……5G绝不是4G加1G,而是一项崭新的、颠覆性的起点,将给几乎所有产业带来质的改变。5G作为一个极具灵活性的网络,将使万物互联,并与所有人相连。
基于如下的几个特性,除了个人通信,5G还将“造福”另外两大类应用:“一是大容量物联网,二是高要求网络。”前者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监控,如智慧城市、智能建筑,后者包括车联网,如无人驾驶,还有工业控制、医疗等对可靠性要求更高的场景。
5G除了满足安防的超清视频的传输、海量设备的互联需求组之外,其还将与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技术的融合,促进安防业务的开放与创新、促进安防与其它信息化系统的融合。另外,5G还将加速智能安防产业向商用、民用端全面渗透。
“更清晰、更智能”是安防行业至终不渝的目标。能预见的是,未来两到三年内,业界将推出透过5G推送的融合人工智能(AI)的4K、8K安防监控解决方案以及相关应用。从应用情况去看,5G技术的高带宽、低延时、高稳定性无疑将促使安防监控和移动通信的深层次地融合,安防监控也将会实现从有线高清监控向无线(AI智能)视频监控的过渡。
安防将是最可能受到5G技术影响的八大产业之一,5G与安防行业具有天然的适应性。有别于3G、4G,5G给安防带来的不单单是数据传输速率的提升,其将深度改造整个产业链,推动行业迈入智能物联时代。借助5G及移动网络技术,安防产业将得到超越性的发展。
上图是5G的“移动边缘计算”(MEC理念),即在无线侧提供用户所需服务及云端计算功能的网络架构,具有低延时,高带宽、实时性更强的优势。其与目前安防行业的AI Cloud概念类似,视频回传到“边缘域”,而不是一刀切到云中心,MEC平台做视频的分析处理,有价值的画面、片段或者结构化数据来进行集中上传,云、边、端协同。
上一篇:旅行景区根底服务设备规划建造共享
下一篇:Gartner发布5G网络基础设施魔力象限报告